“走出去”的先行者,“走回來”的引路人
“鈷值”可期,年“繪”藍圖
集團總部。
浙江華友鈷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雪華作《華友鈷業回顧與展望》主題報告。
中國·華友第五屆國際年會開幕當天,一場高峰產業論壇同步開展。
12月11日,中國·華友第五屆國際年會正式開幕。來自海內外的600多名華友客戶代表、供應商代表等相約桐鄉,歡聚一堂,共商新能源鋰電產業發展大計,共創美好未來。
作為“走出去”的先行者,18年來,華友鈷業從江南水鄉起步,在遙遠的非洲、印尼騰飛,把一個個化學元素變得價值倍增。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華友鈷業搶抓先機,憑借對全產業鏈的完善布局和科技創新,經營業績實現逆勢增長。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48.39億元,同比增長5.8%;凈利潤6.72億元,同比增長565%。與此同時,鈷、前驅體、硫酸鎳等主導產品產銷實現新突破,彰顯了大企業迎難而上、聚焦主業的耐力和定力。
大咖聚首,暢談“鋰”想
中國·華友第五屆國際年會開幕式現場。
近年來,“鋰電”成了華友鈷業又一張閃亮的名片,讓世界重新認識了華友鈷業。中國·華友第五屆國際年會開幕當天,一場高峰產業論壇同步開展,論壇邀請了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圍繞當前金屬行業創新發展等方面作主題報告。
在論壇上,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鈷業分會秘書長徐愛東教授作主題為《電池金屬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的報告;極端電池研究中心,馬里蘭大學與陸軍研究實驗室聯合電池中心主任,美國化學學會應用能源材料副主任王春生作主題為《高能量鋰離子電池材料》的報告;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建忠作主題為《動力鋰電正極材料現狀及發展趨勢》的報告;來自The Impact Facility的卡特、斯圖默斯、迪默爾帶來了《華友如何啟動了供應鏈廣泛行動平臺以驅動鈷領域手采礦(ASM)專業化》的精彩分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徐爾曼作主題為《中國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與變革》的報告。
行業大咖們分享的觀點,讓現場每一位嘉賓獲悉行業前沿動態。一個個關于金屬現貨、汽車行業的報告,更像是一場交流、互動與融合的思想盛宴,在現場掀起了熱潮。
勇于跨界,擁抱新領域
中國·華友第五屆國際年會現場。
發展需要合作,合作才能共贏。眼下,華友鈷業與世界500強韓國浦項集團合資成立的華友浦項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和浦華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一期項目已全面建成試產。近年來,華友鈷業始終堅持“上控資源,下拓市場,中體能力”三位一體的轉型之路不動搖,不斷夯實基本功、延伸產業鏈,逐漸形成從鈷礦原料、鈷化學品、三元前驅體、鋰電正極材料到資源循環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鋰電產業生態,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越走越遠。
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華友鈷業加大科研隊伍建設和研發設施投入,在企業內部啟動“330科研計劃”,形成量產一代、開發一代、儲備一代的產品開發序列,向著高科技、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打造全產業鏈,實現自我超越
華友鈷業從2002年起步,2003年勇闖非洲實現跨國經營,2012年建成中國鈷產業先進制造基地,2015年成為國內鈷行業首家IPO上市公司,2018年躋身中國民營企業制造業500強,今年入選“2020浙江省百強企業”……18年風雨兼程,華友鈷業從“不起眼的小廠”,成長為國內鈷行業的領先者和世界鈷產業中具有影響力的大企業。
華友產業鏈的上游剛果(金)魯庫尼3萬噸電積銅項目實現達產,印尼氫氧化鎳鈷項目建設進度穩步推進,上游資源保障有序集聚;下游華金和華友浦項的前驅體項目均已投產,產品附加值和銷售渠道正向開拓。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和5G商用帶來的新增需求,企業前景愈加可期。
“‘十三五’期間,是華友鈷業加快轉型發展的五年,是構建大格局塑造大未來的五年,也是二次創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的五年。”浙江華友鈷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雪華在年會上表示,在二次創業的征程中,華友鈷業將抓住5G手機、新能源汽車等消費升級帶來的產業機遇,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擴大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建設,加速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新起點上起好步、在新格局中開好局,以更大努力、更強自信踏上“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12月11日,中國·華友第五屆國際年會如約而至。
根在中華,友遍天下。
中國·華友第五屆國際年會現場。